“以笔抗战”,他在轮椅上传播科学精神
在北京北郊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内,观众苗青驻足在一张巨幅黑白照片前,不停地用手机拍照。她9岁的儿子要在今年暑假写一篇以抗战时期爱国科学家为主题的作文,家里一致决定选择照片中这位歪着脑袋,手握钢笔,坐在轮椅上的老人。
在北京北郊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内,观众苗青驻足在一张巨幅黑白照片前,不停地用手机拍照。她9岁的儿子要在今年暑假写一篇以抗战时期爱国科学家为主题的作文,家里一致决定选择照片中这位歪着脑袋,手握钢笔,坐在轮椅上的老人。
高士其何许人也?他是中国著名科学家,科普作家,中国科学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,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。他1905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,1918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。1925年开始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。1928年在实验室感染脑炎病毒,致终身残疾,
“苏州对父亲的影响很深,他在自传中,把苏州比作幼年时代的保姆。”在9月13日举行的全国科普月苏州主场活动上,致敬高士其科普展拉开帷幕,分5个部分展出了“中国科普第一人”高士其的生平。中国科普研究所原研究员、高士其之子高志其特地来到现场,把父亲对科普事业的追求、
高士其很耳熟对不对?太空中一颗国际编号为3704号的小行星,就叫“高士其星”。高士其,中国科普事业奠基人。